機車環島、林道、泡湯
日 期 |
2005/04/03~2005/04/05 |
時 間 |
第1天:7時~17時;440公里 台3線→129縣道→台3線→172縣道→175縣道→台3線→台20線 台北→東勢→中興嶺→大坑風景區→大里市→草屯→南投→竹山→斗六→梅山→雲水→關子嶺→楠西→玉井→甲仙→寶來→桃源→少年溪溫泉 第2天:8時~20時30分;168公里 第3天:7時~20時;637公里 |
特 色 |
機車環島、南橫林道、野溪溫泉 |
參加人員 |
台北車友:孔方、砲哥、兩光 高雄車友:肥寶 台南車友:很抱歉,還無法全部記住稱呼 |
經 費 |
油費:約750元 機油:2罐270元﹙金帝機油;台北1罐150元、台東1罐120元﹚ 餐費:230元﹙雞腿飯55元、泡麵+飯團﹙約40元﹚、肉絲蛋炒飯50元、麵包20元、排骨飯65元、南部車有請吃國宴麻豆碗粿﹚ 總費用:1140元 |
連結網站 |
孔方、砲哥、少年溪溫泉、玉穗溫泉、 |
給雨傘的話 |
我的信箱 |
車友們邀約去跑跑南橫的林道,我算算時間和里程,可以順便環島一圈。
這次安排騎機車環島一圈,只是想再次圓個曾經實現,但很難過的夢。以我這半百年紀,年少時的夢想之一就是騎機車環島。回憶30年前我在屏東服役,接到家母拍來的電報「父親中風住院」,我急急趕回花蓮,當時沒有健保,住院費用完全自付,以家裏當時的經濟情況,這可是一筆很沉重的負擔,幸好當時可以申請眷補證,有了這張眷補證,住軍醫院就可以免除許多費用,為了這張眷補證,我向同學借了野狼機車,由花蓮趕到屏東部隊填寫申請書,再帶著申請書趕到台北聯勤總部,等聯勤總部核發眷補證後立刻趕回花蓮,這一趟我花了2~3天的時間騎車環島一圈,當時的心情是急、集、急、趕、趕、趕。
原訂4/2~4/6花5天時間環島一圈,但4/2北部地區下了一整天雨,因此延後一天出發。
4/3上午7時,所有裝備裝載完畢出發,因為太久沒有跑南部的台3線,抓不準時間,只能打算跑到那兒,帳篷就搭到那兒,但至少要跑到關子嶺才能趕的上第2天集合。沒想到一路順順的走,下午4:30就跑到甲仙。甲仙可是南橫的大站,這兒以芋頭出名。出發前老婆說了:「到了甲仙買一袋芋頭回來」。是呀,我也是這樣想,但是怎麼戴呀?出發前才看了Tony兄的「石門、劉家肉粽」旅記,Tony兄為了懷孕的娘子想吃劉家肉粽,特別開車載著娘子去石門買劉家肉粽,不但如此,Tony兄還說:「別說是石門的肉粽,就算老婆想吃墾丁的肉粽,我也願意載她南下去買」。這下子我感到有點慚愧,雖然我對老婆的愛不比Tony兄對老婆的愛更深,但也決不輸Tony兄。在這帶與不帶的兩難中,我找到了一個可以自圓其說解套的方法。那就是「別說是甲仙的芋頭,就算老婆想吃金門的芋頭,我也願意帶她坐飛機去金門買」;重點是帶老婆去買,如果老婆沒去就可以等回到台北後再去市場買甲仙芋頭交差。開玩笑的啦,老婆可是很體貼我的,知道我騎機車不好載那麼多東西,只告訴我騎車小心。
甲仙街上路邊攤有賣一種油炸小螃蟹,看起來是個很適合下酒的小菜,前兩年經過這兒時,因為體檢「三酸甘油脂」指數過高,醫師說不可以吃甲殼類食物,以免引起痛風,當時只能看著油炸小螃蟹直流口水,這次來,還沒進甲仙,滿腦子就是油炸小螃蟹,再次看到油炸小螃蟹,真的很想、很想、非常想;結果還是口水往肚裏吞,忍著口腹之慾,不甘不願的看兩眼趕快離開甲仙。
到了桃源和勤和,這兒讓我記憶深刻,30年前南橫公路剛開通,部隊由屏東龍泉營區﹙左圖營區大門﹚→三地門→甲仙→南橫→台東→花蓮→能高越嶺→合歡山→梨山→棲蘭→北橫→慈湖→龍潭營區,行軍十餘日換防,當行軍至桃源、勤和露宿時,傍晚時分想下溪洗澡,那知遇見許多女人已經脫光了衣服在河裏洗澡,這些女人還大膽的跟遠遠不敢靠近的阿兵哥直招手。ㄚ!心中默唸教條「宿營挖廁所、洗澡避女人、不拿一針一線、臨走掃地上門板」。
一過勤和,路標指示左轉1公里就是少年溪遊樂區。少年溪遊樂區,原本是南橫公路上一個很好的風景遊樂區,但是在八十幾年因颱風毀損而關閉至今。我站在遊樂區停車場往河對面看,山壁整個崩坍下來,河床內都是崩山頃瀉下來的土石,原來的瀑布也變成一個小溪流了,河床裏,工程機具正在施工重建橋樑。
遊樂區停車場旁邊有一棟廢棄大房屋和廁所,但是廁所沒有水,要到廁所外牆邊的儲水桶取水沖廁。我到達時,這兒已經有人紮好帳蓬,詢問少年溪溫泉資訊以後,我騎車往回走,回到桃園右轉上山,經過幾個叉路口又問了當地人往溫泉的路線,才終於到達少年溪溫泉。
少年溪溫泉雖然沒有開放,但是去泡溫泉的人非常多,我原訂今天最遠就是要跑到這兒紮營,享受獨自夜間裸泡的快樂,可是聽一同泡溫泉的湯友說,這兒每天晚上都有人陸陸續續的來泡溫泉,而且會持續到半夜2、3點,我起初不相信,心想這黑區區的深山裏,那有人會三更半夜開車經過墳墓區到這兒泡溫泉?可是後來真的是看到一票票湯友陸陸續續的來又走,我心想,這還得了,如果真的是持續到三更半夜,那今晚我就別想睡了。
想想不太對,還是回遊樂區停車場旁邊的廢棄大房屋紮營算了,反正那兒有廁所,一大早起床ㄣㄣ也方便。就這麼在夜間約8點多回到營地紮營、吃飯、睡覺。
一夜好眠,早上和車友在桃源會合後,先跑小關山林道。小關山林道以小關山命名,小關山是登山界稱「南一段」的中途撤退路線,我和南部的山友「逐鹿人」一直打算騎機車跑這條林道去登小關山。今天有南部車友帶路,從桃源監工站右轉上山,避過寶來進林道的檢查哨,直接接到小關山林道約14K土地公廟。這條林道滿長的,約有3xk左右,騎乘困難度不高,沿途多處坍方,可惜在約30k處路斷,無法跑到底去看看登山口的狀況。
參加今天活動的車輛五花八門,有屁股翹的高高的正宗林道車,還有四輪沙灘車﹙沙灘車是我猜的,正式的名稱我也不知道,我只是在電影裏看過這種車子在沙灘上跑﹚,其中最低階的車子當然還是我的野狼囉。看倌莫笑野狼,這野狼還真是名符其實,爆發力﹙扭力﹚雖不足,但耐力佳,在山上咬著別人車尾巴,以死纏爛打的耐力耗到底,可也讓車友們不得不配服。
中餐在林道吃,回來以後才知道這個中餐來頭可不小,難怪我吃的時候直感覺還真不是普通的好吃,原來那是國宴中的一道鄉土菜「麻豆碗粿」,感謝南部車友「麻豆碗粿」的老版,提供這麼好吃的食物﹙很抱歉,除了滿口的滿足外,我還沒辦法將各位和名字連在一起﹚。
下午跑梅蘭林道,風景比小關山林道還好,這條林道曾有記者在報紙旅遊版介紹過,可惜時間不足,只能半途而廢。
晚上,車友們約好去甲仙住宿吃晚餐,我則一個人在梅蘭的小吃店叫了一盤肉絲蛋炒飯,怪怪;50元好大一盤,如果是平常食量,這一盤差下去可能會淹到喉嚨,現在可能是體力消耗過度,「八度腰腰」,一整盤吃光光。約8點多吃完晚餐,問過老板娘去玉穗溫泉的路好走嗎?老板娘回答:「路好走,全程柏油和水泥路,但是路很黑,而且快到的時後很陡,整條路都沒有路燈,不過沒關係,我們這兒沒有強盜也沒有鬼」。嗯!放心了,去吧。晚上約9點,一個人騎著機車,自南橫100.xK處上山,騎車穿梭在山上的產業道路,約5公里遠,來到玉穗溫泉紮營泡湯。
今晚脫隊,獨自在玉穗溫泉露營泡湯,在台北出發前,我查過玉穗溫泉的資料,發現這兒是南橫一個很好的打尖處,小小的溪谷間居然同時擁有三種不同泉質的溫泉,而且營地有人整理經營,網路資料說,來這兒露營泡湯者,每人收100元清潔費,我可能是來的晚走的早,沒遇到有人收費。
晚上紮好營,實在是太累了,鼓著飽飽的肚子,也不管滿身的臭汗、灰塵,進帳蓬倒頭就睡,次日早起,泡過溫泉繼續環島之旅。
昨天傍晚跑完梅蘭林道,在桃源遊客中心前的公路正中央看到派出所擺了這個牌子。糟糕,問過派出所和工務段人員,確定我無法走南橫去台東了。好心的警官告訴我,到老濃以後轉六龜、三地門、內埔這條沿山公路到楓港比繞到高雄近很多。我也拿出地圖對照,不錯,這條路只有老濃到六龜沒跑過,我可以試試跑這條線。
今天原訂騎到花東縱谷線的安通溫泉紮營,一早起來泡過湯,吃過昨晚買的兩個麵包後出發,經老濃→六龜→茂林→三地門,沒想到這段道路兩旁高大笀果樹夾道,要不然就是跑在山壁溪谷間,沒人、沒車,跑起來好舒服,過了三地門,進入龍泉村,道路整修,塞塞塞,好不容易才騎到以前服役的營區大門。照張像,回憶30年前就是由這兒出發行軍經南橫、花蓮、能高越嶺、中橫、中橫宜蘭支線、北橫、大溪慈湖到桃園龍潭換防。想起那十餘天的穿軍裝、戴鋼盔、揹大槍、扛著跟足球一樣大,圓圓的怎麼揹都不對的無線電發電機行軍,還小隊伍各自開伙的遊擊隊生活,在山上,每人一條毯子,兩件薄薄的塑膠布,一件鋪地上,一件蓋在毯子上防雨雪,沒帳蓬、沒爐子,每天邊走還要邊找柴燒飯,那種睡豬圈、墳墓區、懸崖峭壁旁和早上起床塑膠布上一層冰雪的日子,ㄚ~終身難忘。
過了枋寮來到楓港,進入落山風地區,以前開車來都會覺得有點危險的落山風,這次騎機車更加危險。落山風就像颱風一樣,連續的陣風吹的車子一晃一晃的,非常危險。野狼雖然有125cc,馬力不算小,可也抵不過落山風的威力,四檔騎在平坦的公路上跑不動,換三檔靠邊慢慢騎,邊騎還要邊注意兩條腿夾緊油桶,免得一陣風吹來抓不穩龍頭,被吹到邊溝或另一條車道發生車禍。約莫過了半個多小時才脫離落山風的暴風圈,繼續往台東方向前進。
知本。心裏很猶豫,只能說好像放飛的籠中鳥,自由了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回家。在花東縱谷與海岸線的道路分道口上,我自己告訴自己,走吧,跑縱谷線,中午可以去池上吃正宗老店的池上便當,晚上可以去安通溫泉再紮個營泡野溪溫泉,明天還可以去玉里吃劉媽媽肉粽,順便到萬榮帶一份豬腳回台北,也可以去吃盤香噴噴的南華炒麵。打定主意後,往縱谷線騎不到200公尺,後悔了,回家戰勝吃喝玩樂,掉頭走海岸線,海岸線和縱谷線里程差不多,但是行車時間差很多。
中午跑到都蘭吃午餐,餐畢照張都蘭山照片。
都蘭山可是台灣有名出產玉石寶藏的地方,我知道這兒產藍寶石、總統石、貓眼石等等,我還看過沈文程的電視節目「大冒險家」,節目播出在這山裏的小溪流,隨手都能找到貓眼石。只是近幾年,有關單位已禁止入山挖寶。
都蘭山數年前登頂不易,這兩年已有山友打通登山路線,成為台東地區海岸山脈南段,可以輕裝當日往返的郊山路線。
我像遠在外地放飛,一心想快快回巢的賽鴿,一路不休息往回家的路前進,經過花蓮、宜蘭、北宜,終於在晚間8點回到溫暖的家。
三天跑了一千多公里路程﹙其實只有兩天﹚,終於到家了,累嗎?不!騎車環島一圈,肯定自己越來越年青的感覺真好。